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竹县加快“以竹代塑”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24—2026年)的通知
来源:县发展改革局
发布日期:2024-10-18
点击数:人次

县发展改革局:《大竹县加快“以竹代塑”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解读

竹府办发〔2024〕1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经开区管委会:

《大竹县加快“以竹代塑”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0月18日        

 

大竹县加快“以竹代塑”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发改环资〔2023〕137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竹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川办发〔2023〕31号)和《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支持“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川发改环资〔2024〕204号)精神,加快构建“以竹代塑”产业体系,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重塑大县荣光、建设美好竹乡”夯实产业支撑,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时“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以及在致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贺信中“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等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支持大竹“以竹代塑”产业园建设相关决策,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合理规划、有序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全域统筹,坚持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竹优势,扎实推进竹林资源培育、竹材精深加工、产品设计制造、市场应用拓展等全链条全要素协调发展,全面推动“以竹代塑”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竹产业强县。

(二)工作目标。围绕“1 3”品牌创建,大力实施资源培育倍增、产业能级跃升、文旅融合提升、科创赋能引领、应用推广拓展“五大行动”,通过三年时间,将大竹县打造为全国“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成功创建省级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2024年,全面启动“1 3”品牌创建,做大做强竹产业,创建省级竹产业基地3个。到2025年,大竹县“以竹代塑”产业园全面建成,“以竹代塑”和竹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到2026年,全县竹林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拥有百亿级竹产业企业1户、50亿级企业2户、10亿级企业5户、亿元级以上企业10户,竹全产业链总产值冲刺300亿元,成为引领大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和拉动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重点任务

(一)资源培育倍增行动

1.培育壮大竹林原料基地。依托森林“四库”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在全县现有43.9万亩竹林基础上,利用三年时间,新(改)建集中连片工业原料竹林基地40万亩以上,鲜竹储备产量增加20万吨以上,并辐射达州市及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区县竹林资源200万亩以上,全力保障企业原料需求。积极引进优质竹林品种,加大白夹竹、慈竹、楠竹等品种的培育管理,2024年改培1万亩以上、2026年底改培3万亩以上。开展竹种质资源重要性状精准鉴定和重要功能基因挖掘,着力建设亚热带竹基因库和竹种源基地。2024年建成竹林产业基地2个,2026年底建成“四高”竹林产业基地2个以上、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5个以上。〔责任单位:县林业局、鑫泓集团、相关乡镇(街道),列首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推进竹林产业复合经营。积极推进笋材两用竹下经济高效经营,实施竹林抚育,清除竹林老蔸,提高竹林质量和产量,2024年实施退化竹林修复1万亩以上,2026年底达到5万亩以上。加快推进“竹 菌”“竹 药”“竹 禽”复合经营基地建设,增加竹林经营效益,促进竹农增收,2024年建设竹下生态种养基地5000亩以上,2026年底达到2万亩以上。〔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鑫泓集团、相关乡镇(街道)〕

3.提升竹林配套基础设施。提高竹产业基地综合生产能力,配套完成卫星工厂、生产作业道、机械集材滑道等设施,2024年修建和改造竹区道路10公里以上、生产作业道路50公里以上,建设竹材运输索道或滑道1条以上。2026年底新(改)建竹区道路50公里以上、生产作业道200公里以上,竹区道路网络辐射全县竹林90%以上。积极推广新型竹材采运机械装备,组建竹材采运专业队伍,2026年底全县新型竹材采运机械装备覆盖率90%以上、竹林采伐队伍15支以上、运输队伍25支以上,全面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着力打通竹子下山“最后一公里”。〔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经信局、县国资中心、鑫泓集团、相关乡镇(街道)〕

(二)产业能级跃升行动

4.发展壮大新型竹产业。加快构建竹循环经济复合产业链,突出竹基可降解复合材料、竹浆纸、竹纤维新材料与纺织品、竹缠绕复合材料、竹建材等领域,围绕竹缠绕管道、纸浆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加快发展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紧盯安徽金竹(达州)大竹生物基新材料生产项目、四川竹缠绕(达州)大竹竹管道生产项目,推动形成新型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集群和产业链闭环。到2026年,全县竹产业工业总产值冲刺20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大竹经开区、县林业局、县投促中心)

5.培优育强竹产业企业。重点支持竹浆纸、竹建材、竹包装、竹纤维等企业做大做强,深入实施“个转企、企升规、规壮大”“五十百千”企业培育计划和“贡嘎培优”行动,支持领军企业、骨干企业和种子企业梯队发展,到2026年,培育亿元级竹、笋及衍生产品、“以竹代塑”加工企业10户以上。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一批以竹林定向培育、竹下生态种养、竹产品初加工或专业化生产、竹产品营销为特色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职业经理人,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和林农参与新建和改造竹林基地,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专业服务、生产托管服务,全面提升竹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到2026年,我县涉竹规上(限上)企业20户以上。(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商务局、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管局)

6.推动竹产业精深加工。打造集研发、生产、展示、营销于一体的竹产业全产业链,促进“以竹代塑”产品规模化、生产集约化。鼓励竹文具、竹家具、竹餐具等企业技改升级,增加“以竹代塑”产品数量和种类。推动竹产业加工升级,扩大竹浆纸产能,提升竹笋加工能力,以竹浆造纸、竹食品、竹家居及竹工艺品、竹基材料为重点,打造特色竹精深加工产业体系,提升竹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到2026年,累计新增竹浆30万吨、“以竹代塑”竹制品20万吨、竹笋加工能力5万吨以上。(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大竹经开区、县科技局、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管局)

7.加快竹产业龙头企业招引。实施竹产业龙头企业招引计划,建立“考察—洽谈—签约—落地—服务”招商闭环体系。依托大竹县“以竹代塑”产业园和西南竹麻产业科创园,用好用活平台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和图谱招商,紧盯竹纤维、竹建材、竹浆造纸等17个领域,科学布点竹产品深加工上下游生产项目,对泰盛集团、福建永庆竹木业、安徽鸿叶集团、湖南桃花江竹材等竹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进行精准招商。开展联动多维度招商,在重点区域举办竹产业专题投资促进推介会。到2026年,引进竹加工企业18家以上,其中百亿级企业1户、50亿级企业2户、10亿级企业5户。(责任单位:县投促中心、大竹经开区管委会、县经信局、县林业局)

8.高质量建设竹产业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以竹代塑”产业园和西南竹麻产业科创园,“以竹代塑”产业园重点建设竹纤维复合材料生产项目、竹缠绕复合材料生产项目、竹产业研究中心、竹产品展示中心以及产业园内道路、水电气、通讯、污水预处理等基础设施。西南竹麻产业科创园重点承接制浆、造纸、脱胶、印染等相关产业加工企业落地。积极开展经开区园区优化整合工作,完成“以竹代塑”产业园和西南竹麻产业科创园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以竹代塑”产业园、西南竹麻产业科创园建设,全力争创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责任单位:大竹经开区、县经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乡规划编制中心、县林业局、县国资中心、大竹生态环境局、鑫泓集团、宏智公司、东柳街道、柏林镇)

(三)文旅融合提升行动

9.建设竹林风景线。推进竹林景区建设,新(改)建一批竹林景区、竹公园、竹博览馆、竹文化博物馆、竹康养和自然教育基地及特色竹林盘。丰富景区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争创一批4A级及以上竹林景区,到2026年建成竹林景区(景点)8个以上。结合竹产业基地、竹产业园区或竹旅游景点等,建设提升一批翠竹长廊、竹林大道等竹林风景线,深化翠竹长廊、竹林大道与竹林康养、竹林体验、竹文化教育、竹文创博览等有机结合,全力建设景观优美、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文旅融合线、生态富民线。(责任单位:县文旅中心、县文体旅游局、县住建局、县林业局、县五峰山事务中心)

10.打造“滋竹尝乐”品牌。推行“旅游 竹子 康养度假”模式,发展以竹元素为主题的森林康养产业,支持举办竹文化节、竹林体育等活动,建设一批竹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竹林体验基地、竹林康养基地。以五峰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品牌为基础,做大做强“舌尖上的竹味”经济,积极打造区域品牌,开发竹文创系列产品,扩大全县竹产业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到2026年,实现竹林景区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责任单位:县文旅中心、县文体旅游局、县林业局、县五峰山事务中心)

(四)科创赋能引领行动

11.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围绕“以竹代塑”和竹产业,做好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支持竹产业企业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个以上。力争培育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户,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企业2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户以上。(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经信局、县科协)

12.加强科技项目支撑和培育。支持开展竹林科技培育、提质增效、竹浆纸绿色制造、竹笋加工等产业技术创新,支持竹笋及衍生产品、“以竹代塑”产品研发,加大技术创新、项目申报、平台建设等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做好中央、省、市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加大向上争取立项力度,力争获得更多省、市级科技项目资金支持。规划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不断提升对竹产业科技研发能力,加速形成新工艺、新产品,提高竹加工废气、废水等共性问题处理水平,提升竹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竹产业机械化运用,加快笋竹采伐、运输和加工等环节的机械化以及智能化装备研发。(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发展改革局、县经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

13.加快科技人才聚集。扎实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支持竹产业企业加大与国际竹藤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四川大学、省林科院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以创建竹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为载体,加强竹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向大竹集聚。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竹产业人才,通过实习实训、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提升人才实践能力,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林业局、县科协等)

(五)应用推广拓展行动

14.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竹笋产品,加快培育区域特色品牌或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一批具有大竹特色的“以竹代塑”绿色认证产品,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等品牌认定。积极引导竹产业企业强化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意识,加大竹产业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强化与国际竹藤组织、中国竹产业协会对接,积极打造国际化知名品牌。(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

15.推进竹产品市场拓展。引导新型竹产业经营主体依法建立产业协会或产业联盟,加快形成生产合作、销售合作、信用合作的新型经营体系。培育扶持一批竹产业电商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营销体系,拓宽大竹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大竹竹产品市场份额。推动大竹竹产品纳入西部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国际竹产业博览会、“川行天下”国际市场拓展、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川货电商节等活动,积极参加“推动以竹代塑、促进绿色消费”等活动论坛,推动政企合作和产学互动,全面提升大竹竹产品品牌形象,打响大竹竹产品辨识度。(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经信局、县林业局、大竹生态环境局)

16.推进重点场景运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示范带动“以竹代塑”工作,鼓励新采购的桌椅、书柜等办公家具,笔筒、文件架等办公用品,餐桌、餐具等生活用品使用“以竹代塑”产品,将“以竹代塑”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逐步提升含竹量。每年在全县酒店、餐厅、大型超市等各选取1—2个场所开展“以竹代塑”先行试点,建成竹产品邮政快递推广网点2—3个、竹产品高速公路服务区推广点1—2个、竹文化元素的标志性建筑1个。到2026年,“以竹代塑”产品在全县同品类产品中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对全省、全市乃至西南片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文旅中心、县物流中心、县机关后勤中心、邮政分公司、南大梁高速公路管理处、达渝高速公路管理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统筹领导。依托大竹县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全县竹产业建设的谋划部署、工作调度、督导推进等工作,明确政策规划、基地建设、产业培育、企业招引、推广应用等工作专班,各专班联动协调,共同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落实各项任务,对标《省级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认定管理办法》等,迅速行动、重抓执行,做到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研究部署,明确具体目标、工作清单、建设进度和工作要求。

(二)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密切关注中、省、市支持竹产业发展的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做实项目支撑,将大竹项目及需求支持事项纳入省级“十五五”规划,争取更多有关“以竹代塑”的项目和资金落地大竹。建立常态化的投入保障机制,县财政每年专项预算资金1000万元用于“以竹代塑”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支持重点领域、企业开展“以竹代塑”及竹产业项目。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符合“以竹代塑”产业特色的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以竹代塑”产业项目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等。

(三)加强用地能耗保障。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以竹代塑”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并提前介入,依法依规快速推进环评审批。对竹产业园区建设、“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等重点项目所需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通过盘活存量土地、争取纳入省级统筹等方式予以保障。新建项目主要产品单位能效达到国家标准先进水平或标杆水平的,节能审查能耗替代量争取省级统筹。

(四)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以竹代塑”宣传,多渠道、多维度、多层次宣传“以竹代塑”产品安全属性和绿色属性,常态化开展“以竹代塑”产品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活动,倡导绿色生活,聚焦竹产业发展各环节,探索发展模式,宣传典型经验,展现建设成效,进一步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立大竹县“以竹代塑”新模式,总结一批先进典型经验,并在中省市相关媒体宣传推广。

 

附件:1.大竹县加快“以竹代塑”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工作专班组成人员

2.大竹县加快“以竹代塑”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附件1

 

大竹县加快“以竹代塑”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工作专班组成人员

 

一、政策规划工作专班

组  长:杨  柳  副县长

副组长:邹  波  县发展改革局局长

孔祥胜  县林业局局长

成  员:大竹经开区、县发展改革局、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文体旅游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局、县投促中心、县文旅中心、县机关后勤中心、鑫泓集团、宏智公司等单位分管领导。

职  责:县发展改革局负责“以竹代塑”统筹指导,项目谋划申报及向上争取;县林业局负责竹产业发展的统筹推进等工作。按照上级职责,专班对口分设在县发展改革局、县林业局,由邹波、孔祥胜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基地建设工作专班

组  长:刘高超  副县长

副组长:孔祥胜  县林业局局长

唐兴明  鑫泓集团董事长

成  员: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城乡规划编制中心、鑫泓集团等单位分管领导。

职  责:负责竹林资源开发培育利用、竹林基地建设及样板创建、竹林生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工作,专班设在县林业局,孔祥胜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产业培育工作专班

组  长:顿儒萍  副县长

副组长:舒中华  大竹经开区党工委书记

文树林  县经信局局长

成  员:大竹经开区、县发展改革局、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局、县投促中心、大竹生态环境局、县城乡规划编制中心等单位分管领导。

职  责:负责发展产业园区建设、壮大新型竹产业、加快竹产业全链条培育、竹产业精深加工等工作,专班设在县经信局,文树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企业招引工作专班

组  长:顿儒萍  副县长

副组长:喻志兰  大竹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陈  艳  县投促中心党组书记

成  员:大竹经开区、县发展改革局、县经信局、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投促中心等单位分管领导。

职  责:负责竹产业龙头加工企业、高精尖“以竹代塑”企业招引落地、组织召开竹产业专题投资促进推介会等工作,专班设在县投促中心,陈艳兼任办公室主任。

五、推广应用工作专班

组  长:李  虎  县委常委、副县长

副组长:邓尚明  县商务局局长

邹  波  县发展改革局局长

成  员:县发展改革局、县经信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文体旅游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局、县文旅中心、县物流中心、县机关后勤中心、邮政分公司等单位分管领导。

职  责:负责竹产业全场景替代、“以竹代塑”产业推广应用、竹产业品牌打造、参与开展竹产品推介活动等工作,专班设在县商务局,邓尚明兼任办公室主任。

专班不纳入县级议事协调机构管理,作为临时性工作专班,相关任务完成后即予撤销。

 

附件2

 

大竹县加快“以竹代塑”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重点任务

重点内容

责任单位

备注

1

1 3品牌创建

争创全国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

县发展改革局、县林业局、县经信局、县商务局、县机关后勤中心

 

2

成功创建省级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

县林业局、县经信局、县林业局、鑫泓集团

 

3

资源培育

倍增行动

利用三年时间,新建成集中连片工业原料竹林基地面积40万亩以上,鲜竹储备产量增加20万吨以上,并辐射达州市及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区县竹林资源200万亩以上,全力保障企业原料需求。

县林业局、鑫泓集团

 

4

积极引进优质竹林品种,加大白夹竹、慈竹、楠竹等品种的培育管理,2024年改培1万亩以上、2026年底改培3万亩以上。开展竹种质资源重要性状精准鉴定和重要功能基因挖掘,着力建设亚热带竹基因库和竹种源基地。

县林业局、鑫泓集团

 

5

2024年建成竹林产业基地2个,2026年底建成四高竹林产业基地2个以上、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5个以上。

县林业局、鑫泓集团

 

6

2024年实施退化竹林修复1万亩以上,2026年底达到5万亩以上;2024年建设竹下生态种养基地5000亩以上,力争到2026年底,达到2万亩以上。

县林业局、鑫泓集团

 

7

2024年修建和改造竹区道路10公里以上、生产作业道路50公里以上,至少完成1条竹材运输索道或滑道建设。2026年底修建和改造竹区道路50公里以上、生产作业道200公里以上,竹区道路网络辐射全县竹林90%以上。

县林业局、县交通运输局、鑫泓集团

 

8

积极推广新型竹材采运机械装备和组建竹材采运专业队伍,2026年底全县新型竹材采运机械装备覆盖率90%以上、竹林采伐队伍15支以上、运输队伍25支以上,全面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着力打通竹子下山最后一公里

县林业局、县经信局、鑫泓集团等

 

9

产业能级

跃升行动

202410月底前完成大竹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253月底前将大竹项目及需要支持事项纳入省级十五五规划,支持大竹创建省级竹产业集聚区。

县林业局

 

10

紧盯安徽金竹(达州)大竹生物基新材料生产项目、四川竹缠绕(达州)大竹竹管道生产项目,推动形成竹纤维材料高质量发展集群和产业链闭环。到2026年,全县竹产业工业总产值冲刺200亿元以上。

县经信局、大竹经开区、县林业局、县投促中心等

 

11

2026年,培育亿元级竹、笋及衍生产品、以竹代塑产品加工企业10以上。

县经信局、县商务局、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管局等

 

12

2026年,我县涉竹规上(限上)企业达20户以上。

县经信局、县商务局、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管局等

 

13

以竹浆造纸、竹食品、竹家居及竹工艺品、竹基材料为重点,打造特色竹精深加工产业体系,提升竹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到2026年,累计新增竹浆30万吨、以竹代塑竹制品20万吨、竹笋加工能力5万吨以上。

县经信局、大竹经开区、县林业局、县科技局等

 

14

紧盯竹纤维、竹建材、竹浆造纸等17个领域,科学布点竹产品深加工上下游生产项目,对泰盛集团、福建永庆竹木业、安徽鸿叶集团、湖南桃花江竹材等竹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进行精准招商。到2026年,引进竹加工企业18家以上,其中百亿级企业1户、50亿级企业2户、10亿级企业5户。

县投促中心、大竹经开区、县经信局、县林业局等

 

15

在大竹经开区内高标准规划建设约420亩的以竹代塑产业园、在柏林工业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约1200亩的西南竹麻产业科创园。

大竹经开区、县经信局、县规划编制中心、县自然资源局、大竹生态环境局、鑫泓集团、宏智公司、东柳街道办等

 

16

2024年启动实施经开区园区优化整合工作,完成以竹代塑产业园和西南竹麻产业科创园规划编制工作。

大竹经开区、县经信局、县规划编制中心、县自然资源局、大竹生态环境局、鑫泓集团、宏智公司、柏林镇等

 

17

产业能级

跃升行动

加快以竹代塑产业园、西南竹麻产业科创园建设。

大竹经开区、县经信局、县规划编制中心、县自然资源局、大竹生态环境局、鑫泓集团、宏智公司、柏林镇等

 

18

文旅融合

提升行动

建设提升一批翠竹长廊、竹林大道等竹林风景线,推进竹产业园区景区化改造,创建竹旅融合发展样板区,到2026年建成竹林风景线5条以上。

新(改)建一批竹林景区、竹公园、竹博览馆、竹文化博物馆、竹康养和自然教育基地及特色竹林盘。争创一批4A级及以上竹林景区,到2026年建成竹林景区(景点)8个以上。

县文旅中心、县文体旅游局、县林业局、县住建局、县五峰山事务中心等

 

19

举办竹文化节、竹林体育等活动,打造一批竹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竹林体验基地、竹林康养基地。

县文旅中心、县文体旅游局、县林业局

 

20

深入实施滋竹尝乐战略,开发竹文创系列产品,扩大全县竹产业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到2026年,实现竹林景区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林下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

县文旅中心、县文体旅游局、县林业局、县五峰山事务中心

 

21

科创赋能

引领行动

支持竹产业企业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个以上。力争培育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企业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以上。

县科技局、县经信局县科协

 

22

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做好中央、省、市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申报,规划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加快竹产业机械化运用,加快笋竹采伐、运输和加工等环节的机械化以及智能化装备研发。

县科技局、县发展改革局、经信局、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

 

23

支持竹产业企业加大与国际竹藤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四川大学、省林科院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以创建竹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为载体,加强竹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向大竹集聚。

县科技局、县委组织部、县经信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林业局

 

24

科创赋能

引领行动

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竹产业人才,通过实习实训、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提升人才实践能力。依托高校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实践能力,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县委组织部、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林业局、县科协等

 

25

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竹笋产品,加快培育区域特色品牌或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一批具有大竹特色的以竹代塑绿色认证产品,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等品牌认定。强化与国际竹藤组织、中国竹产业协会对接,积极打造国际化知名品牌。

县林业局、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

 

26

应用推广

拓展行

推动大竹竹产品纳入西部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国际竹产业博览会、川行天下国际市场拓展、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川货电商节等活动,积极参加推动以竹代塑、促进绿色消费等活动论坛。

县商务局、县经信局、县林业局、大竹生态环境局

 

27

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示范带动以竹代塑工作,鼓励新采购的桌椅、书柜等办公家具,笔筒、文件架等办公用品,餐桌、餐具等生活用品使用以竹代塑产品,将以竹代塑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逐步提升含竹量。

县财政局、县机关后勤中心、各机关事业单位、各乡镇(街道)

 

28

每年在全县酒店、餐厅、大型超市等各选取1—2个场所开展以竹代塑先行试点,建成竹产品邮政快递推广网点2—3个、竹产品高速公路服务区推广点1—2个、竹文化元素的标志性建筑1个。

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文旅中心、县机关后勤中心、县财政局、邮政分公司、南大梁高速公路管理处、达渝高速公路管理处

 

29

建立常态化的投入保障机制,县财政每年专项预算资金1000万元用于以竹代塑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县财政局、县科技局、县林业局

 

30

探索建立大竹县以竹代塑模式和经验,并在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推广。

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局、县经信局、县林业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