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竹县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2022—2024年)的通知
来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08-23
点击数:人次

                     《关于印发大竹县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2022—2024年)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竹府办〔2022〕45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经开区管委会:

    现将《大竹县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23日        

 

大竹县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2022—2024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数字政府建设决策部署要求,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打造“零证明城市”,探索建设数字特区,全面提升大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的通知》(川府发〔2021〕24号)、《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达市府办发〔2022〕16号)精神,结合大竹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对标一流、真抓实干,高标准建设数字政府,实现政务服务智能化、政府决策科学化、业务办公协同化、监督管理一体化、县域社会治理与基层治理精准化,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系统思维。树立全局思维、系统观念,加强数字政府顶层规划设计,深化协同联动发展,构建数字政府新型基础设施,大力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坚持法治观念。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标准,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确保数据在全生命周期管理合法合规,依法依规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3.坚持应用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全面拓展大数据创新应用,建设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场景,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

4.坚持群众路线。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个性化、便利化、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工作目标

以“零证明城市”为核心目标,按照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创新应用、突出成效,试点示范、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探索建设数字特区。

2022年底前,基本建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上承市级、覆盖全县的数字政府体系,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体系建设基本完成,政务云、政务内外网、大数据资源中心等关键基础设施满足数字政府基本要求,建设“零证明城市”支撑系统,上线“零证明”事项办理,初步实现“零证明城市”目标。

2023年底前,数据共享开放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数据资源全面共享和有序开放。政务服务信息孤岛全打通,部门专网全整合。非涉密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一网通办”,全面推广应用“零证明城市”支撑系统,全面取消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索要证明事项,保留证明事项为“0”,全面实现“零证明城市”目标。

2024年底前,数字政府建设管理体系全面理顺,数字政府建设规划总体架构基本实现,数据共享开放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数字技术与政府履职全面深度融合,构建智慧城市指挥调度体系。一批数字政府特色应用在政府决策、管理、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政务服务、县域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宏观决策、区域治理等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完善提升政务云、电子政务网络、物联网及共性应用支撑体系,形成统一布局、功能完备、基础牢靠、技术领先、有序开放的基础底座体系。

1.扩容完善政务云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政务云扩容建设,为县级各部门提供统一高效的基础设施支撑。加快推进县级各部门已建非涉密系统迁移上云、新建业务系统依托政务云部署。提高云资源利用率,实施防火墙升级、新增上网行为管理和第三方安全软件,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2.持续优化电子政务网络。加快电子政务外网改造升级,形成覆盖市县乡三级统一开放的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改造,实现网络全面升级改造。优化完善电子政务内网,按需扩大电子政务内网覆盖范围、增加网络承载应用。对接整合业务专网,持续推动各业务专网迁移至政务外网或政务内网,形成全县“一张网”服务支撑能力;规划建设非涉密无线政务专网,实现与政务外网、政务云以及非涉密专网的网络互连。

3.深入推进智慧广电建设。推进智慧广电项目建设,积极融入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通过广电5G物联网拓展应用,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便民服务。加快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打造覆盖面更广的数字广播系统,争取做到党的声音全覆盖。推进全县有线电视宽带化、双向化升级改造,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

4.布局算力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大型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广清洁算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集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于一体的数据中心体系,打造新型智能化计算设施,建设大规模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实现数据中心从数据存储型向计算型转变。推动分布式云边端设施协同有序发展,优先在数据量大、时延要求高的应用场景集中区域部署集网络、存储、计算于一体的边缘计算中心,打造技术超前、规模适度的边缘计算节点布局。

5.建设大数据资源中心。基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融汇政务数据资源、社会数据资源和互联网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资源池。整合跨部门政务数据资源,推进人口、法人等五大基础数据库,梳理各类主题信息资源,按需要建设主题库,推动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

(二)建设政务大数据资源体系

全面汇聚政务数据,逐步按需汇聚社会数据、互联网数据、感知数据,构建城市大数据资源体系,筑牢城市数字底座。

6.提升数据共享交换能力。夯实大竹县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支撑,实现市县数据资源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和共享开放。开展数据共享攻坚行动,全面推动数据依法依规共享开放。持续推进数据共享交换,建立数据共享协调、数据治理和绩效考核机制,持续扩大数据共享交换规模和覆盖范围。

7.加快数据资源汇聚。加快推动全县政务数据资源汇聚,融合互联网数据、社会数据,完善人口、法人等五大基础库。整合跨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加快建设宏观经济、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主题库。加强行业数据与政务部门数据的有效对接融合,按需建立交通出行、电子商务、物流运输等行业专题库。

8.推进数据融合创新。整合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的数据服务和数据应用,依法有序开放民生密切相关、社会迫切需要、经济效益明显的公共数据,稳步推进政务数据集中授权开放及社会化利用。持续争取举办数字四川创新大赛,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开发兼具创新性与可实施落地的数据应用,推动利用政府开放数据创造价值。

(三)建设统一的业务支撑体系

打破原有的系统独立、割裂的底层架构,提炼政务业务所需的共同底层需求,形成共享能力,提供统一服务。

9.完善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按照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技术平台、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维监管要求,推进各部门门户网站全部迁移至市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平台。加强政府网站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各部门网站提供支撑,实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和协同联动。

10.建设基础支撑平台。按照统一的技术构架体系,建设完善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证照、统一电子签章、统一公共支付、统一物流配套等平台系统,支持各地各部门依托基础平台,实现用户相通、证照相通、支付相通,推进政务服务更加便民。

11.建设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完善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购买服务、数字创新大赛培育的方式,引入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的第三方数据分析服务机构,采用快速迭代的数据应用模式,构建数据服务生态,有效提升各部门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逐步实现“数据即服务”。

12.建设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大竹县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安全防护平台、网络安全协调联动平台等重要网络安全基础支撑平台,完善数字政府安全管理支撑保障体系。构建覆盖物理设施、网络平台、应用系统、数据资源的安全技术防护管理体系,全面实现政府系统网络安全综合监管一体化。注重平战结合,利用人防资源提高战略数据灾备中心防护能力。探索建设密码技术支撑平台,规范、完善和深化密码在政务云平台等政务服务系统的应用。

(四)打造政府服务治理两大阵地

推进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等向移动端集中,推动县域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应用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全域创新的城市数字化治理格局。

13.建设“智慧大竹”(App)。整合归集全县各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事项,按照“113”的总体架构建设思路,即:一个业务支撑底座、一个统一入口(移动App端)、三大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实现一个App办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构建“一网全服务”的新格局。

14.建设运营指挥中心。以政务服务、医疗卫生、城市交通、应急指挥等智慧应用场景为切入点,推进指挥调度、城市治理和智能服务的城市数字化治理综合体系建设,建成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的城市信息共享融合、互联互通和业务协调的智慧城市指挥调度中枢,提高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提升便民服务能力,强化数据赋能园区企业。

(五)完善数字政府基础应用

紧紧围绕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政府基本职能,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强化应用引领。

15.提升党政机构运行效率。围绕机关党建工作、纪检监察、协同办公、绩效管理、机关运转等领域,加强党委政府数字化治理与服务模式创新,建设党政数字一体化信息系统、智慧纪检监察平台、协同办公平台、目标绩效督查管理系统和机关事务一体化服务平台等应用,形成职能部门核心业务全覆盖、横向纵向全贯通的全方位数字化工作体系。

16.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支撑。加强人大业务系统建设,促进智慧人大创新发展。强化网络议政、远程协商议政,完善委员履职等智慧政协业务系统,提高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信息能力。深化智慧政法、智慧法院、智慧检察、智慧司法等现有业务系统应用,加强政法部门数据跨边界共享和协同治理。构建数据赋能等智慧统战支撑平台,推动形成数字统战工作格局。做好“互联网 信访”深度运用,推进智慧信访建设,提高信访事项办理时效性和规范性。

17.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提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多渠道同源发布,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确保办事“只进一扇门”。协助提升“天府通办”达州站点服务能力,打造多端服务体系,拓展第三方互联网服务渠道,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协助整合非紧急类热线及建立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12345”热线互转机制,持续完善全市“12345”在线服务平台。利用全县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各应用服务系统,建设大竹县“零证明城市”支撑系统。

18.促进公共服务智慧均等。围绕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推进智慧教育、数字医疗、智慧人社、智慧救助、智慧社区、智慧体育、数字红会建设。大力推进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推进智慧民政建设。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开展智慧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机构和中小微企业无缝对接。推进多网系融合的人防综合信息网络,打造智慧人防系统。

19.加强科学有效的经济治理。建设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构建具备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决策等功能,提升党委政府研判能力。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应用、服务体系,推进涉农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开放,协助建设数字三农大数据信息平台,配合打造三农数据库、工作图、服务站。

20.深化融合繁荣的文化治理。汇集景区、酒店等各旅游主体数据资源,建设集综合管理、公众服务、宣传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大竹县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线下服务向线上服务拓展,满足群众文化的一站式获取、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一站式管理需求,构建开放式创新的生态系统。

21.完善精准精细的社会治理。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整合各类治安业务应用,推进大竹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实现公共安全、社会综合治理数据集中管理,打造面向实战、服务一线、警务流程再造、智慧赋能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新格局。

22.推进协同智能的生态治理。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融合创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应用,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感知接入,建立及时感知、全面互联、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体系。丰富自然资源数据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建设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为政务服务、城市治理等领域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优化健全涉水信息监测体系,开展数据治理和共享应用,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23.实现及时高效的应急治理。整合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现有监测数据,建设全域覆盖、全面治理、统一管控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全面实现市县两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重大风险监测预警和重点行业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逐步构建起科学、全面、开放、先进的现代应急体系。

24.强化公平公正的智慧监管。深化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推进行业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和服务,构建覆盖所有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体系。推动部分领域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工具创新监管方式,配合市级部门建设重点行业重点物品数字化监管系统,实现监管数据可对比、过程可追溯、问题可监测,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信息链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本方案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推进具体任务。各地各部门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建立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互相协调配合、统筹推进,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

(二)完善管理制度。各地各部门要抓紧梳理与“互联网 政务服务”以及政府数字化建设制度,加快推动“立改废”。推动制定完善信息保护的制度,建立健全电子化归档机制,切实保护政务信息资源使用过程中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三)加强考核监督。建立数字政府建设项目考核体系,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定期通报并公开建设进展和成效。强化激励和问责,对综合评价高、实际效果好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四)加强培训宣传。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重视业务骨干培训,全面提升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数字政府意识和电子政务能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增强群众对数字政府建设的获得感,提高数字政府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附件:大竹县数字政府建设重点任务清单


分享到: